彭金咏,教授(二级),博士/博士后,博士生导师。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应用研究,发现了多种具有显著药理学作用的新型活性先导物、新型药物作用靶点和分子调控机制,先后从事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、兴辽英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研究。第一完成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、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、辽宁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、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。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2014-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、世界前2%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和年度人物榜、中国药学学术影响力百强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辽宁特聘教授等。任国家科技奖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;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委会副主委、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副主委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分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委会常委、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委会委员等。任Front Pharmacol杂志Associate Editor,任中国药理学通报、Br J Pharmacol、Pharmacol Res、Phytomedicine、Arch Toxicol、Toxicol Appl Pharmacol、Int Immunopharmacol、Foods等多种国内外主流期刊编委。荣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、辽宁省优秀教师、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、辽宁省青年科技奖、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、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成果转化2项,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20余部。
研究方向:1.天然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评价
药物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研究
彭金咏,教授(二级),博士/博士后,博士生导师。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应用研究,发现了多种具有显著药理学作用的新型活性先导物、新型药物作用靶点和分子调控机制,先后从事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、兴辽英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研究。第一完成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、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、辽宁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、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。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2014-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、世界前2%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和年度人物榜、中国药学学术影响力百强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辽宁特聘教授等。任国家科技奖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;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委会副主委、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副主委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分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委会常委、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委会委员等。任Front Pharmacol杂志Associate Editor,任中国药理学通报、Br J Pharmacol、Pharmacol Res、Phytomedicine、Arch Toxicol、Toxicol Appl Pharmacol、Int Immunopharmacol、Foods等多种国内外主流期刊编委。荣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、辽宁省优秀教师、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、辽宁省青年科技奖、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、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成果转化2项,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20余部。
研究方向:1.天然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评价
2.药物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研究
联系方式:jinyongpeng2005@163.com